【摘要】随着高校改革的快速发展,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班级管理扩招之后,高职院校的学生表现出了很大的变化,传统的专业建设规模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,这样就给高职院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了新问题。如何面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创新工作,解决学生中所存在的问题越来越迫切。为了适应学生们的生活环境,本文针对高职院校班级管理的创新工作进行了思考。 【关键词】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与思考 引言 做好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是办好高职院校的重点内容,对高职院校的发展以及稳定人才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。一些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与创新兴起比较晚,针对专业和课程的设计进行集中的调整,没有把过多的精力放在高职院校的学生班级管理上。但是高职院校需要建设管理队伍,并经过不断的思考与探索研究出适合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工作。 1.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工作现状 (1)班级管理缺乏创新。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没有创新性,并且教师也主要以应付为主。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有很多工作,包括:维持班级秩序、班委以及班干部的竞选、组织与各种班级活动等。班主任或者辅导员以应付工作为主,根本不能从根本上区别工作的重点,并且缺乏创新性的班级开展工作。在一定程度上,就会严重限制班级管理工作在高校中的作用。 (2)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盲目,缺乏目标性。目前,一些班级管理工作基本上都是以成绩作为衡量班级管理的标准。这样就会使一些学生因为成绩比较差无法选择低层次的院校。学生对其所学的专业并不了解,更谈不上热爱,甚至在入学之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有很大的不适应,无法很好地完成大学与高中的连接。这一系列的原因造成了学生对大学专业的学习兴趣与目标。 (3)班级管理缺乏一定的凝聚力。分析出现该问题的原因有三点:班级的活动时间比较少,没有给学生一个很好的交流平台;大学生的心态存在问题,缺乏与同学的沟通能力,甚至逃避班级里开展的所有活动;班级的学生对班级开展的活动没有积极性,大部分的学生都不参加。因此,班级管理缺乏一定的凝聚力与班级开展的活动有着密切的联系。 2.高职院校班级管理创新的建议 2.1重视细节,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
重视细节,培养学生自我管理的良好习惯是管理创新的基础。根据高职院校学生的特点,我们必须引导他们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习惯。其中准点守时是培养的重点。同时班主任或者辅导员应该起到一个榜样的作用,这样学生才会信服。高职院校的班级管理工作基础就是学生的良好行为作风。为了形成一个优秀的班级管理,就需要每个学生与老师有自我管理的能力。每个班集体有了这种自我管理的能力,知道自己该做一些有意义的事情,从而不断地规范自我的行为习惯。 |